据国外媒体报道,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中心主任、已退休的天文学家吉尔·塔特(Jill Tarter)最近表示:好莱坞大片中涉及外星人题材的剧本并不能真实反应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物,比如被喻为《异形》前传的好莱坞大片《普罗米修斯》、《黑衣人III》、以及《超级战舰》等都无不展现了人类面对外星智慧生物时恐惧的一面,或者令人有趣的娱乐景象。这些情节要么将外星智慧生物描述成慈祥、有趣,要么描述为极其恐怖、邪恶的外星生物。我们不应该将这些情节思维定势,作为对外星智慧生物的第一印象。
两个分别反映不同类型外星智慧生物的影片为1982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长着大眼睛的外星人《E.T.》和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异形》系列第一部影片。前者讲述了外星智慧生物与地球小男孩建立的友谊故事,而后者揭露了一种恐怖的外星生物,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和攻击性。两部影片是外星生物题材电影的典型。
任何一个地外先进文明要进行恒星际的空间旅行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从这点出发,如果外星智慧生物想要旅行至另一个恒星系统,那么他们需要考虑那边是否值得前往,太阳系中并没有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资源。比如,美国科幻作家协会的创始人达蒙·奈特(Damon Knight)在1950年出版《服务人类》科幻小说被改编成一部名为《阴阳魔界》的电影,云集了好莱坞包括斯皮尔伯格在内的四大著名导演,影片穿插了四个主题故事,从主人公莫名其妙的传入时空错乱直到幻想高空客机外出现的神秘智慧生物,酷似特洛伊木马外星人出现的目的只相侵略我们。
而在1951年拍摄的《地球停转之日》科幻电影于2008年进行了翻拍,影片中描述了另一类型的外星智慧生物,由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主演的外星人克拉图(Klaatu)所在的星球存在着一个具有星际航行科技的高等文明,它们飞临地球后突然降落在纽约曼哈顿,巨大的人形机器古特(Gort)分裂为无数个甲虫,这些巨型甲虫可摧毁人类建筑。吉尔·塔特认为好莱坞“创造”的外星人在天文学家看来显得相当失败,坦率地说是想象力的彻底失败。
影片的导演们仅仅是简单地将我们所认为的外星智慧生物形象展现出来,比如这些生物来自太阳系周围的恒星世界,而且其行为看起来也与我们或者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类似。有些描述外星恐怖生物题材的影片甚至认为具有发达大脑的外星生物会关心人类的发展,从人类的角度看,任何一个生物学家应该都不会对培养基中的生物有同情心。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在一篇名为《接触》(1997年拍摄为电影版)的小说中提到人类破译了外星人密码后制造了一艘宇宙飞船,可通往星系的核心,在与外星智慧生物发生首次接触后数位宇航员展开了一次星系大冒险,仅仅数个小时的星系核心区之旅展现了智慧文明之间的心灵交流。
不明飞行物(UFO)现象之所以显得有些荒谬是因为各方媒介对外星人接触事件的胡乱猜测,21世纪出现的外星人形象似乎有些老调重弹,甚至将外星人形象定格在大眼睛和格外显目的脑袋等特征,这也是埋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外星人形象。此外,一些影片将不明飞行物事件与古老的神话联系在一起,偷换了概念之后演绎出“空虚的想法”,遗憾的是这些并无科学依据的UFO传说进入了好莱坞大片的剧本。
前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中心主任、天文学家吉尔·塔特认为:目前我们依然没有任何关于外星智慧生物以及文明存在的证据,即使我们有一天收到了地外文明的信号,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揣测外星智慧生物的外形,或者理解他们的认知观,这是因为两个文明之间的隔阂不仅仅体现在交流上的障碍,毕竟他们属于宇宙中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还有一部经典的外星文明入侵地球的影片是由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1996年《独立日》,巨大的外星飞船飞临各大城市上空,将大都市全部摧毁,描述了一个好战的地外文明。但是,如果宇宙中存在如此好战的智慧生物,那么两个这样的文明相遇应该会出现类似星球大战中的死星等超级武器,可以瞬间摧毁一颗行星。截止目前我们所发射的空间望远镜并没有探测到与此类似的异常光线,除非这些外星高科技文明使用了伽马射线武器,与此对应的是目前科学家探测到的宇宙中神秘的伽马射线暴。在这个背景之下,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警告便显得毫无意义。(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